女性孕期、哺乳期牙齿保护五要点
女性孕期、哺乳期牙齿保护五要点,可以说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,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详细讲解一下女性孕期、哺乳期牙齿保护五要点。
要点一:孕期营养好,孩子更健康
女性在孕期摄取丰富合理的营养对减少胎儿畸形、优生优育极为重要。尤其是在妊娠早、中期,足够的优质蛋白质,适量的钙、磷、氟、维生素A、D等摄入对胎儿形成非常有利。
另外,孕妇在饮食上还应注意品种的多样化,要保持食物的酸碱平衡、钙磷平衡。米饭、面食、肉类、蛋类、虾贝等食物属于酸性食物,蔬菜、水果、牛奶等食物属于碱性食品。如果进食酸性食品过多,可导致血液酸度增高,这对胎儿牙胚的发育、钙化不利。而孕期食糖过多,会消耗大量母体内的钙质,并殃及胎儿,使其牙胚发育障碍,钙化不全,将来易患各种牙病。因此,孕妇每日进糖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。
要点二:孕妇刷牙、漱口要更仔细
某些地区认为孕妇不可以刷牙,如果刷牙后会落下“月子病”,这是非常愚昧的错误的观念。孕妇不但应和平常人一样地刷牙,而且还应刷得更仔细。
孕妇在刷牙时应使用软毛牙刷,顺牙缝刷牙,清除食物残渣,尽量不碰伤牙龈。除用牙刷清洁之外,也可以使用牙线来清洁牙缝中不易清除的牙菌斑。另外,吃完东西后要及时漱口,保证口腔清洁。
在孕期,不少孕妇由于口味改变而喜欢吃带酸味儿的零食,如果忽略口腔卫生,致龋菌就会利用食物残渣发酵产酸,导致牙齿脱钙,形成龋齿。所以提醒准妈妈在吃完酸、甜食品后要及时用清水多次漱口,以尽量降低牙齿所受的伤害。当然,孕吐现象中倒流的胃酸也会伤害牙齿(尤其是舌侧的牙齿),因此也需要及时用清水多次漱口。
要点三:哺乳期妈妈要防缺钙
在哺乳期,每100毫升母乳中含有34毫克钙,乳汁分泌越多,消耗的钙量也就越大。以每天哺乳1000毫升乳汁计算,母体每天要丢失340毫克的钙。哺乳期女性在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,泌乳素水平较高,因此,在月经未复潮前骨更新钙的能力较差。而在哺乳时,如果饮食中钙供应不足,母体就要动用自身骨骼组织中的钙来维持乳汁中钙的稳定,这些都使得产后妈妈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大。
除此之外,缺钙还可能导致乳汁少。有些妈妈产后乳汁不足,主要是营养不良和内分泌功能不协调所致。钙是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,如果缺钙,则有可能使乳汁分泌减少,含钙量低,影响婴儿骨骼进一步发育,并且还将继续损害乳母骨骼的健康。因此,在哺乳期,妈妈一定要注意补钙,平时多晒太阳,促进钙质的吸收。
要点四:孕妇治牙讲究多
女性在妊娠前3个月及后3个月应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牙科检查,若怀孕后出现牙科疾病,应尽量选择在孕中期进行治疗。
孕期前3个月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,胎儿的脑神经、心脏、血管、脸部器官、四肢等都在这个阶段成形,一点点不当药物或剂量过高的x光照射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,因此在这个阶段,孕妇应尽量避免包括洗牙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牙科检查。到了孕晚期,即孕期的后3个月,由于外界刺激容易导致孕妇子宫收缩,所以也同样要尽量避免所有牙科检查。怀孕后若出现牙科疾病,女性应尽量选择在孕中期治疗,如孕期第5个月时做牙科检查或完成洗牙、补牙等牙科治疗。较复杂的牙科手术,如拔除智齿、牙根尖手术等则应尽量推迟到产后再做。
要点五:孕妇用药有禁忌
妊娠期妇女最好不用或少用药物,很多药物对胎儿发育有害,一些镇静安眠药和激素,如利眠宁、安定、苯妥英纳、泼尼松、可的松等可引起胎儿唇裂、或腭裂,四环素除抑制胎儿生长发育外可影响牙钙化、变色,形成四环素牙。氨基甙抗生素如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,注射一次就可能造成胎儿永久性耳聋或其它畸形。其它药物亦应尽可能避免在孕期使用。孕妇还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、放射线等,积极预防全身疾病,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,以确保胎儿口腔颌面及全身其它组织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。另外,女性在孕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袭,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。研究表明,妊娠期嗜好烟酒将增加胎儿畸形危险,故孕妇应戒除吸烟、饮酒不良嗜好与习惯。
上一篇:怀孕后是否可以做牙科治疗?
下一篇:怀孕之前先做牙齿检查
门诊地址: 合肥嘉华中心A座27号门面(新亚汽车站斜对面)
咨询电话: 0551-64257373
乘车线路: 公交车乘坐7路,12路,22路,114路,129路,134路,139路,145路,163路,705路到新亚汽车站下车